攻克技术难关
根据《页岩气“十二五”发展规划》,到2015年,中国页岩气产量将达到65亿立方米,到2020年,页岩气产量达到600~1000亿立方米。
对于刚刚步入页岩气领域的华电集团而言,页岩气进入量产并达到预期产量,首当其冲的是技术突破。我国页岩气开发技术虽已具备一定基础,但很多关键技术尚未掌握,如水平钻井技术、旋转导向技术、随钻测井技术、模拟软件、分析软件以及监测工具等尚未形成系统性成套技术。特别是水平钻井和多段压裂两项核心技术,和国外企业仍有不小差距。要想取得大规模开发,首先需要学习掌握国外企业成熟的页岩气开发技术。为此,华电集团积极与美国大型钻探服务公司纳伯斯公司、斯伦贝谢公司、贝克休斯公司和哈里伯顿公司进行了接触,并于2011年7月与纳伯斯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主要在页岩气国际开发、国内技术合作及专业人员培养等方面进行合作。吸取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华电集团还与国内页岩气理论研究、资源评价和区块优选等方面极具权威的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页岩气研究团队签署合作协议,联合开展资源调查和区块获取,合作建设实验室,培养技术研发团队,为页岩气开发利用储备人力资源。
破解环保难题
作为清洁能源,页岩气无疑是当前能源行业最具吸引力的“香饽饽”,但与此同时,页岩气开发中对环境的影响也成为无法忽视的问题。据了解,即使在页岩气开发最为成熟的美国,无论宾夕法尼亚州还是纽约州,页岩气开发公司和环保部门都因为大量消耗水资源,甚至引起甲烷气泄漏、地下水污染等备受各方质疑,承受着巨大压力。而我国西北、华北地区,页岩气储量丰富,当地水资源却相当紧张,在水量相对充裕的长江流域,只在四川和江汉盆地发现了页岩气,再加上近年来西南地区的干旱灾害频发,大规模开发页岩气可能会让当地的水资源紧缺状况雪上加霜。如何平衡页岩气开发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是华电集团页岩气产业发展需要慎重考虑的一个重大问题。
据悉,华电集团页岩气开发将多采用丛式水平井群,一个井场可以向不同方向钻多口水平井,大大减少了井场数量,能较好地解决占地多和地表植被破坏多的问题,开采结束后,将严格按照国家环保要求,恢复地表植被。此外,页岩气压裂液经处理后可多口井循环重复利用,客观上节约大量用水。在保护地下水方面,据华电集团页岩气相关部门人士透露:“页岩气井钻井液为天然气人工合成的油基泥浆,短时间内可自然降解;压裂液主要成份是水和砂,不足0.5%的添加剂体系中绝大部分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无毒无害物质;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保证套管和固井质量,可杜绝水层污染。目前,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发生开采页岩气导致重大地下水污染事件。”在此基础上,华电还将加强日常生产中的环保监督,反排的压裂液一部分经处理后回收利用,一部分废水进行无害化水处理,保证压裂液无害排放,防止土壤和地表水污染。生产现场配置页岩气泄漏的检测仪器,做好安全防护,防止页岩气泄漏;安装质量可靠的设备,避免因设备故障造成页岩气泄漏。
打通产业链
“ 加快战略布局,掌握发展节奏,发挥燃机效益”、“打造特色产业链”,是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辛保安在2012年天然气发电板块发展座谈会上的表态。事实上,华电集团的天然气产业链已经初具雏形。参与页岩气勘探开发,可进一步拓展新的能源领域,拼全产业链,充分发挥华电在分布式能源、航改机制造上的优势,赢得在LNG(液化天然气)、区域输气管网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机会,形成一条有华电特色的产业链。
无论谁搞页岩气,出路只有三个。一个是集中式或分布式发电,第二个是液化后运出,第三个是管道输送,卖给相关企业。对于华电而言,分布式能源供应方式无疑是页岩气开发的最佳出口,实现能源就地转化,满足用户多产品需求,技术经济优势明显,社会效益明显,很可能成为地方政府最愿意支持的发展方式。华电的优势是在分布式能源方面深耕多年,是五大发电集团中分布式能源规模最大的一家。“我们正在加紧向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能源品质要求高的大中城市以及江西、四川等天然气供应有保障的内陆地区积极布点。目前已取得6个共计72.2万千瓦的分布式能源项目核准批复,占全国三分之二。”中国华电集团公司总经理云公民预计,到2015年,华电的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装机将达到229万千瓦,年发电量超过100亿千瓦时,到2020年力争建成1000万千瓦发电能力。
在这条产业链的上游,设备制造板块正在形成。华电与美国GE公司合资成立的华电通用轻型燃机设备有限公司将引进生产GE轻型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并逐步实现本地化生产,产能100台套/年,预计将于2014年上半年投产。该项目的建成将为华电打造分布式能源完整产业链提供重要支撑。
据了解,中国华电将利用3到5年时间,坚持产学研结合,打造页岩气勘探、开采、储运和转化全产业链条,形成公司新能源开发新亮点,创造公司新的经济增长极,为创建世界一流能源集团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下一篇:风电供暖“一把钥匙打开两把锁”